1939年,评剧界的翘楚——爱莲君骤然去世,消息迅速传遍天津大地。无数人叹息:“以后再也听不到她的歌声了华亿配资,实在是英年早逝。”
爱莲君于1918年出生在天津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她的母亲前后生育了五六个孩子,而全家只能依赖父亲捡破烂为生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
当爱莲君11岁时,家庭的困境达到极点,连温饱都成问题。无路可走的父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卖掉一个孩子来维持生计。在所有的孩子中,爱莲君无疑是最为端庄的,尽管贫困让她瘦弱憔悴,却丝毫掩盖不了她那独特的气质和未来的潜力。
买家很快选中了她,爱莲君的父母因此获得了一些钱,而代价是与女儿的永别。令人震惊的是,这位买主并非要收养她,而是打算将她逼入风尘,成为暗娼。
当时,有一类人专门购买年轻女孩,将她们培养成娼妓,用这种方式赚取巨额利润。爱莲君被迫改名为赵久英。
展开剩余77%赵久英天资聪慧,她早早就意识到养父母的企图,虽然从未接受过正统的教育,但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应成为别人牟利的工具。于是,她决心挣脱命运的束缚,要求养父母让她去学戏,立誓自己会努力成名,赚得更多的钱,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,并且赚的钱一定会比从事不堪工作更为丰厚。
经过一番考虑,养父母被她的聪明与决心打动,决定让她去学戏。于是华亿配资,赵久英被送到了莲花落名家赵月楼的门下。
赵月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艺人,培养了许多才俊,如刘翠霞、花月仙等。赵久英的到来让赵月楼眼前一亮,他认为她天赋异禀,未来必定能在这行中有所成就。
果然,赵久英极为聪慧,师父传授的戏文她几乎一学就会,且她天生的表演才能使她在台上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的目光。
然而,赵久英心中清楚,要想在这个行当中脱颖而出,光有天赋是不够的。她知道自己的聪明,但她依然拼尽全力去付出,早起晚睡,饭前饭后都在背戏文,力求完美。她深知,如果自己不能在戏曲上取得一番成绩,命运将无情地将她推向那个她不愿走的深渊。
14岁时,赵久英在天津首次登台演出。由于她的勤奋努力和与生俱来的唱腔天赋,加上出众的外貌,她很快就走红了。那时,正值评剧在天津及北方地区的黄金时期,许多优秀的演员崭露头角,如刘翠霞、白玉霜等。
然而,尽管她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,命运却始终未曾放过她。从她被卖掉的那一刻起,她的悲剧命运便注定了。
赵久英的养父母并不在乎她的名声和演艺生涯,他们只关心她能为他们带来多少财富。即使她成了红极一时的名伶,依旧逃不过做暗娼的命运。白天唱戏,晚上则被迫接客,这成了她痛苦的生活常态。
随着年岁渐长,爱莲君也到了适婚的年纪。她心中早已有了一个爱人,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,二人曾在秘密里见过几次面,并且约定将来要成婚共度一生。
然而,天不遂人愿,恋情很快被养母察觉,她愤怒至极,立刻将赵久英锁在屋里,还狠狠打了那位书生,将他赶回了家乡。养母指着赵久英的鼻子骂道:“你是靠戏吃饭的,嫁了人,谁还看你的戏?我养你这么大,不是让你去嫁给一个穷书生的!”
此后,赵久英的生活彻底改变了。她开始失眠,食不下咽,身体逐渐虚弱,唱戏时常常忘词。而她的养母非但不心疼,反而认为她是“装病偷懒”,还给她买了鸦片,告诉她:“抽这个能提神,不耽误唱戏。”
养父母的控制愈发严格,除了演出,她不能与外界接触。即便她后来再次有了心仪的人,恋情也没能逃过养父母的拆散。长期的精神压抑与过度疲劳,再加上鸦片的侵蚀,使得她的身体状况日渐恶化,先是得了肺炎,接着又染上了“干血痨”。
1938年,爱莲君在天津演出《死后明白》,演出途中突然晕倒,回家后卧床不起,最终因病离世,年仅21岁。
据她的亲传弟子回忆,爱莲君在临终前曾要求穿上粉红色绸缎衣服,这件衣服与她曾演绎过的《苏三起解》中的戏服极为相似。只是,苏三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华亿配资,最终投入了爱人的怀抱,而爱莲君却未能逃脱悲剧的命运。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尽的苦楚,唯一的幸运大概就是她在年轻时便结束了痛苦的生活。
发布于:山东省淘配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