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工网讯 8月25日宝盈国际,在福州市闽清县东桥镇无花果种植基地里,果农种植户蹲在田埂边,轻轻拨开层叠的叶片,仔细查看新栽幼苗的根系情况。“您看,这批苗子终于扎稳根了!之前种下去的总是不见长,可把我急坏了。按劳模教的法子补足底肥、调整浇水,现在苗情好多了!”
作为闽清特色农业项目,东桥镇无花果种植基地近年来逐步扩大规模,却遭遇幼苗成活率低、挂果量不理想的瓶颈。基地负责人坦言,今年新扩种的果苗中,大多数出现生长停滞现象。“我们原先以为多浇水、多施肥就能促生长,结果反而越种越弱。”无花果基地负责人以及东桥镇领导介绍,东桥镇土壤偏酸性,昼夜温差大,本是无花果优质产区,但农户缺乏科学种植经验,导致效益难以提升。
宝盈国际
劳模专家查看东桥镇无花果种植情况。(福州市总工会供图)
无花果为何“生长停滞”?前不久宝盈国际,福州市劳模、农业专家林永高受到工会邀请,在实地勘察后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:“部分种植坑基肥不足,后期追肥又盲目滥用尿素,导致土壤板结、根系发育不良。无花果最怕‘大水大肥’,科学管理比盲目投入更重要。”
针对基地存在的问题,劳模开出精准“药方”:开挖种植沟时务必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肥,为幼苗生长奠定基础;推行机械挖沟与人工修整相结合,确保耕作层深度达标;建立预防性管理机制,定期检测土壤pH值和肥力水平;严格控制尿素使用频次,避免“揠苗助长”;推行测土配方施肥,根据植株生长阶段动态调整养分供给。
“劳模手把手教我们怎么看叶片判断肥力状况,怎么用农家肥替代部分化肥,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!”种植户边说边向劳模展示无花果的生长情况。基地技术员认真记录着技术要点:“原来挖沟深度、有机肥发酵程度、回水时机都有这么多讲究,今天我们才算真正读明白了无花果的生长语言。”
据悉,此次精准帮扶是福州市总工会和市农林水利工会响应“工助振兴”号召、开展“劳模工匠助企行乡村季”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。该行动已陆续走进晋安、闽侯、罗源等多个县区,组织劳模和工匠人才送技下乡,为企业与农户提供精准技术帮扶。福州市农林水利工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开展这一专项行动,就是要打通农业技术推广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
闽清县东桥镇负责人表示,此次劳模下乡不仅解决了具体技术难题,更建立了专家与农户的长期帮扶机制。“接下来我们将组建微信答疑群,开展季度回访,让劳模精神真正扎根田间宝盈国际,助力乡村振兴结出硕果。”(林鸣 林滢)
淘配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